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云南建水团山民居建筑中的儒家文化(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公元1274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中书省,并“先后在中庆、大理、临安、永昌、鹤庆、姚安、威楚各地建文庙,置学田,设儒学提举”[1]5,至明朝,作为一

公元1274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中书省,并“先后在中庆、大理、临安、永昌、鹤庆、姚安、威楚各地建文庙,置学田,设儒学提举”[1]5,至明朝,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庙学在建水地区已经相当普遍,当地一时科考成风,掌权的普姓土司更是对儒学推崇备至。“普氏土司发布文告,均用汉文书写,并在土司衙门上悬挂对联‘九重锡命传金碧,五马开基至汉唐’,‘承国恩化洽三江茶甸,奉御赐八百里纳楼’等”[6]。中央政府的刻意推行,加之地方首领的推崇,儒学消无声息地实现了对建水文化结构和社会记忆的重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少数民族主动参加科举,以入仕为荣。这一点从建水本地遗留的诸多牌匾可见。“如‘父子进士’(雷学尹、雷整建父子建)、‘父子登科’(为罗晟、罗珦父子建)、‘兄弟进士’(为廖大亨、廖履亨兄弟建)、‘叔侄进士’‘父子三进士,兄弟两翰林’(为倪高甲、倪思莲、倪思淳建)等”[7]。既然做了牌匾挂在显眼处,便说明这是值得引以为傲并昭告天下的喜事,由此可以看出建水人对考取功名的追求。其二,建水居民对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高度认可。建水著名古建筑朱家花园祠堂正门上刻有“二十四孝”主题的木雕,当地古建筑的门扇、窗棂、雕驻或上下槛上,也常见各类与“孝悌”“仁义”相关的字画、警句。其三,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地方风俗的出现。《临安府志·风俗》卷七中记录了建水极具中原地区特色的各类风俗习惯,包括祭祖敬香、寒食节的插柳于檐、七月七的乞巧以喜和中秋的呈瓜果于庭以祀月等,并以“士者四民之首,出以树卿大夫之望,处以为善,而化乡人风俗之转移,恒必赖之”[8]作结。建水地区浓厚的儒学氛围,由此可见一斑。

(二)团山民居情况简介

建水城西十三里,有一座 “全村240户877人,张姓就有178户677人”[9]的典型家族式、同姓聚居的村落,这就是团山。历史上的团山是彝族的居住地,彝族人称其为“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据传张氏先祖早年放牛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地方,见其草木丰茂,山明水秀,当即决定迁居至此,发迹后又在此地建祠立宗,这才有了之后的团山民居建筑群。

团山村中的张氏祠堂内,有一副强行对仗的陈述式对联——“张姓始祖发籍于江西鄱阳许义寨先辈正宗,氏族兴旺迁移在云南建水团山村后世立祠”,用短短两句话说明了张氏家族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明洪武年间,明太祖义子、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从将军付友德,率几十万大军至云南平乱,后亲自留镇,为合礼制,大批军属随之入滇。公元1384年,一方面为推行屯田,一方面为“用夏变夷”文化战略服务,朝廷又“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一时之间,建水涌入大批汉族的富家大室,张姓始祖张福应是其中之一。初至时,张氏一族暂居蓝头坡,辗转三迁才定居团山。清康熙、雍正年间,建水个旧掘出锡矿,一时之间商贾云集,采矿业取代了传统的农耕,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行业。加之建水人多地少,当地的贫困户被迫转至个旧的锡矿打工,以谋生路。张家人抓住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创办了“盛极一时‘天吉昌’集团,集采、选、冶为一体的锡矿大商号,兼营棉纱、百货进出口等贸易,转口贸易的生意做到了昆明、成都、上海、香港和越南海防。由此,团山张氏的经营和财富的积累达到巅峰,成为雄震一方、明噪滇南的‘团山帮’”[10]。

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当留居某地成为必然,那么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人类对“居所”的需求就是第一位的,中国人尤为如此。《黄帝宅经》中曾提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当张氏家族积累到大量的物质财富、并认识到“返乡”可能性之渺茫后,传统的“寻根”心理便开始催促他们动土建宅,实现“齐家”理想。此后不过数年,在这远僻边地建水旁的小山村里,由一座座既能展现家族传统、历史和文化,又兼具风雅、威仪和美感的私宅大院共同组成的、规模巨大的传统民居群落拔地而起,在历史风尘中承载着张氏家族的全部记忆,挺立至今。

团山村中的民居建筑大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砖木结构为主,现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大宅十五座,寨门三座,寺庙三座,宗祠一座。首先,从建筑布局看,团山民居均按照向阳背阴的基本原则,坐西朝东,白墙灰瓦高低有致。私宅合院通常对外封闭,以墙、廊围绕各间,富足者家宅院落不止一个,通常重重相套,向纵深或横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户人家的宅院被分给村民,由几家共住一院,为生活便利,多在院中垒墙作隔,也就破坏了原本由环天井的四合楼廊形成的“跑马转角楼”这一特色形制。相邻院落通常有所间隔,因各家院落多方正有序,故村中道路不必专门安排,只需于各大宅间的空缺处铺上砖石,砌墙补缺,串联成道即可。其次,从宅院布局来看,团山村民居的布局呈现出明显的杂糅色彩,既有在云南传统民居中极具特色的“四合五天井”(司马第)、“三坊一照壁”(张家花园)、“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制,又有江西天井民居的影子,还有设有瞭望哨和枪眼的防御工事(锁翠楼)。另外,团山民居各院多遵循风水中的“藏”字诀,将正门建于正房两侧小天井旁的漏角间,或通过建筑物进行遮蔽(以照壁为多),来人需绕行才能进入中庭。最后,从建筑装饰来看,团山村200多户人家中,一半都保留着斗飞檐、雕梁画栋的明清大宅门。其上的“斗拱彩画应用群青、粉兰、白色、金色、黑色等撞色平刷,无过多苏彩技法,这样的色彩使用方式正是滇南彝族搭配色彩的方式。梁、坊间彩画分三段式,饰硬卡子,小包袱,包袱内饰精美字画。字画布局得体、秀拔优美,均是滇南知名画家王永清、吕彬、武士麟所作。”[11]民居建筑中多置花园,兼有大小天井数个,以应风水中“聚财”一说。其门楼样式不一,但门扇均有雕花刻字,并鎏金描彩。窗饰则以棂穿和花式窗两种为主,其上多刻祥禽瑞兽或与福禄寿相关的吉祥图案。庭院照壁、梁柱、天花板和回廊上绘满各类诗词、绘画和楹联,多典故和寓意,彰显着主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012/650.html



上一篇:布农人神话传说与传统建筑空间观之研究
下一篇:近代天主教方济会在鄂西的发展与影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