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历史长河中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利用探索(6)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五,粟作文化遗产利用领域狭窄,其多功能价值的投入与开发不足。从目前对粟、黍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形式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种质资源培育、精细与

其五,粟作文化遗产利用领域狭窄,其多功能价值的投入与开发不足。从目前对粟、黍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形式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种质资源培育、精细与深加工、绿色有机品牌创立以及互联网营销等,而对于相关更高增长点领域如食品安全、生物制药、医疗健康、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以及文旅产业如景观打造、园区博览、文化创意等方面的科研与资金投入还非常缺乏,粟作文化遗产增值利用的空间遇到巨大瓶颈。

四、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启示

综上所述,敖汉粟作是中国乃至全球旱地农业的典型代表,历史悠远,薪火相传,包括各类考古遗存和农具、传统栽培制度与技术以及相关符合农业产出与文化活动在内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反映了传统旱作农业的思想理念、逻辑体系与文化内涵,特色明显且经济和生态效益统一,兼具历史、文化、景观、教育等综合价值,为当地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粟作文化遗产体现了过往与现实的统一,历久弥新,是当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动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地理、环境、生态、生产等非常多样化的国家,孕育出来的包括粟作在内的各类农业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历史上,它们不但使我们创造出发达的农业文明,维系了社会数千年的稳定发展,还通过精耕细作、水利灌溉、轮作套种、施用农家肥等传统技术,保持了“地力常新壮”,基本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今天,它们所蕴含的朴素生态与价值观、积累的农业技艺与管理知识以及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仍具应用价值。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不但可以发挥其满足、改善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与营养结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独特功用,还可以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农民就业与增收、农耕文化传承和弘扬、乡村振兴与稳定,惠及当下,泽被久远。

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源流、嬗变及其影响,且于区域和国家层面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调查与评估工作,形成全国保护联盟,建立和完善保护、利用与认定、监督机制,并应突出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构筑利益共享与补偿以及综合示范体系,激发、探索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途径、方法,还要扩大在高科技、高增加值和文化领域的投资与开发,加快实现产业升级与综合价值的有效提升。

[1]敖汉旗信息办.敖汉旗自然地理[EB/OL].http:///article/detail/5185,2014.

[2]王巍,于宝君,等.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智慧惠及世界——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9-15.

[3]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J].社会科学评论,2005,(2).

[4]刘国祥.敖汉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核心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9-15.

[5]刘国祥,赵志军,张雪莲,等.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智慧惠及世界——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9-15.

[6]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修志编史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7]海忠修,林从炯等纂.光绪十三年廷杰重订本.中国方志丛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8]赵志军.探寻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新线索[N].中国文物报,2004-11-12.

[9]中国敖汉旗委员会,敖汉旗人民政府.大辽帝国的粮仓——敖汉[E].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会刊.

[10]索秀芬.小河西文化初论[J].考古与文物,2005,(1).

[11]韩英.兴隆洼文化的生产工具与经济形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

[12]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J].考古,1996,(2).

[13]丁晓蕾,王思明,庄桂平.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14]白艳莹,闵庆文.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15]敖汉旗志编纂委员会.敖汉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6]张红民.敖汉老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

[17]王艳超.“敖汉小米”奏响产业融合交响曲[EB/OL].http:///Article/Detail/,2018.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222/812.html



上一篇:“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监测基线
下一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种植系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