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英雄祖先与边疆家园壮族与岱侬族的侬智高信仰(5)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中越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的互动共生 中越边境地区自近现代以来,就成为了反殖民斗争的重要战场,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

四、中越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的互动共生

中越边境地区自近现代以来,就成为了反殖民斗争的重要战场,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阵地,边疆民众都积极投入到反抗侵略、追求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即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作为援助越南抗法抗美的交通孔道。可以说,战事纷纭,阻碍了边疆经济发展的脚步。加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所遭受的破坏,改革开放初期村民离乡离土到城市打工,中越边境的民族村寨曾一度出现了土地空置、家园荒芜、传统淡化等现象,以至于一些族群传统、民间信仰和仪式丢失了。这其中也包括侬智高信仰。

在越南北部民族地区,因岱、侬族迁徙到异域他乡,对祖先的记忆与信仰成为族群认同与区隔他者的“边界”,因此侬智高信仰有着较好的传承。每年侬智高祭祀或者庙会活动,岱、侬族民众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仪式的神圣性和重复性,保证了族群成员族群文化的认同与维续。从越南北部的岱、侬族的信仰仪式与族群记忆中,我们也可以找回一些被遮蔽的历史信息与族群心性。以侬智高为英雄祖先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民族文化传统被更多的兄弟族群的传承与弘扬,对跨境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与互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族群尊重与分享。诚如田兆元所言:“民间信仰是真正具有血脉联系的文化要素,是活态的,情感是割不断的。尽管经过了政治风雨、军事对峙,但在信仰面前都是俯首的。理论上讲,割不断的是民族情感、人类人性的情感。”[9]在人类文化史上,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就像壮族与岱、侬族的侬智高信仰,国界的划分割断不了族群的血脉情感,也阻隔不了双边的民间交往。如果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族群的文化传统受到了冲击,但在跨境民族中依然得以传承;一旦中国这边生态良好,便会通过族群间的交往互动获得传统的激活与再生。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移动性,使得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突破了口头传承与仪式实践的内部传承方式,更多地通过节庆共享、舞台展演、学术交流等现代的对外传播方式,使侬智高信仰及其祭祀仪式转向了公共性、世俗性,吸引了越南岱、侬族的与一些来自东南亚国家同源族群的慕名来访。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追求的是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在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中国壮族的侬智高叙事已经从族群传统扩展到地方信仰,并在中越跨境民族甚至周边国家的亲缘族群中成为连接祖先记忆和族群情感的纽带。守疆护家、建设家园、护佑生命的侬智高,蕴藉着神圣的英雄气质与灵验能力,人们在参与仪式过程中,通过展演情境与多元内涵引发人们的体悟与认同,从而推动族群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五、小 结

由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的比较分析,我们得以厘清侬智高信仰的流传过程与历史脉络,更深入地把握其象征内涵与现实功能。族群传统作为跨境民族的家园遗产,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生长的文化实践,是跨境族群在离散中居留异乡、在他者中涵养传统、在家园中植根生长的遗产传承。如果在其中过多地植入国家话语或者进行意识形态的操控,则会混淆族群记忆甚至有损双边族群的情感认同,从而对中越两国的睦邻友好和战略合作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点是需要反思和警醒的。

[1][越]王全.越南的岱、侬族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黄兴球,阮小妹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2).

[2]范宏贵.侬智高及其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1995(2).

[3]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滕成达.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民间诸神信仰比较[J].东南亚纵横,2002(2).

[6]黄玲.记忆、实践与文化遗产:中越跨境族群侬智高信仰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6).

[7]靖西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靖西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8]范宏贵主编.侬智高研究资料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9]田兆元、林美容.对话:文化圈与信仰谱系[J].民间文化论坛,2017(4).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712/1606.html



上一篇:民具的概念与民具志的基本框架与研究路径以贵
下一篇:先秦道家贵生思想的哲学意涵研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