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监测基线(3)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1 系统生态保护 通过对保护区河、港、漾的整治及水质的改善,为各种生物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一个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使区

3.2.1 系统生态保护

通过对保护区河、港、漾的整治及水质的改善,为各种生物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一个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对河、港、漾、塘等的定期清淤和障碍物清理,提高区域内蓄水量,增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鱼塘清淤。核心保护基地内的所有鱼塘清淤一次,将淤泥全部输送至塘基桑园。提高鱼塘蓄水量、改善鱼塘水生环境,提高桑园的肥力、改良桑园土壤理化性状。

(2)増流放养与缺株补植。本着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原则,提高鱼塘养鱼密度并对桑园进行桑树缺株补植。在传统“四大家鱼”的基础上,逐步引入鲈鱼、黄颡鱼、鸭嘴鱼等特种水产。利用“跑道鱼”技术,打造现代版“桑基鱼塘系统”。对缺株严重的个别地块,2017~2018年,共补种桑树15万株以上。

(3)引入家蚕原种饲养。与有关蚕种生产企业联合在区域内开展家蚕原种生产。目前,湖州宝宝蚕业有限公司已入驻荻港村,发展原蚕饲养户,利用桑基鱼塘系统内的桑园开展原蚕小蚕共育,大蚕分户饲养,收茧统一制种的模式进行一代杂交种的繁育。

(4)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在区域内采取绿色生态防控措施,减量使用农药、化肥与其他投入品,最大限度地为各种生物营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3.2.2 系统景观保护

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资金筹措机制,对区域内古村落进行保护和利用。同时,通过区域内河、港、漾、塘等生态廊道的净化、美化工程的实施,使保护区内桑基鱼塘文化、景观得到有效保护。

(1)整修道路与加固塘基。按照原生态的要求,整修核心保护基地内部道路5200 m(其中荻港4200 m),路面铺设鱼塘清淤物中的淡水蚬壳,并在道路桥梁架设两侧护栏。在鱼塘四周用木桩加固,荻港核心保护基地已完成60%以上。

(2)生态沟修复。在核心保护基地内保有纵横交错的沟渠,这些沟渠与外部水源相通,具有鱼塘排水充水、农具物产输送等功能。由于年久疏于管理,坍塌、堵塞严重,通过2年多的工作,对所有2240m长的沟渠进行了整修、疏通。

(3)设施建造美化。在桑基鱼塘系统保护工作的带动下,荻港古镇、射中古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入第三方资金,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人文景观。在荻港核心保护基地内,投资建设了长度60 m的文化长廊,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耕技术知识进行科普宣传。在2个核心保护基地内,建设生产、管理用房1000余m2(其中荻港500 m2)。在核心保护基地内,建立果桑园、百桑园,并在主要道路两侧栽种一年生花草。

3.3 加强科技服务

3.3.1 开展横向联合

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淡水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桑基鱼塘系统保护区内,与李文华院士团队签约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桑基鱼塘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在院士专家团队闵庆文研究员等的指导下,与中科院地理所、浙江大学签约成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展湖州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签约建立桑基鱼塘科研创新中心,开展桑基鱼塘新生态鱼养殖模式研发。

3.3.2 项目研究咨询

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山水湖州生态传承与发展研究、桑基鱼塘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适于省力化规模化的蚕桑新品种选育、关于进一步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建议、关于传承文化遗产,加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的建议的项目研究与略咨询。

3.3.3 提供技术指导

除鱼桑丝绸文化外,湖州拥有古老而特色鲜明的茶文化、竹文化、湖笔文化、淡水珍珠养殖文化等。在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德清县淡水珍珠养殖系统,已于2018年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申遗工作也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创新经营模式提升产业效益。系统内多家主体开展了“跑道式”生态循环养鱼、家蚕人工饲料与桑叶机械化采收模式的实践,为渔业、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引入的湖州宝宝蚕业有限公司,在系统内蚕农开展家蚕良种繁育、小蚕共育、彩色蚕茧生产等,扩大系统生产功能,提升传统蚕桑产业效益。2018年,菱湖、和孚两镇共建养鱼跑道110条,其中投产60条(28 hm2),预计与传统养鱼模式相比平均可增收2500元/667 m2,总收入增加105万,效益比传统养育模式翻番。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222/811.html



上一篇: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下一篇:历史长河中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利用探索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