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儒学世家、抗金名帅张浚的事功思想(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然,也会有一些小人“恶夫,遇合不贞(正),动不以礼,丧己违天”,伤天害理,丧失人性,不肯救亡图存,却去谋一己之私。但他们“终不能建立事

当然,也会有一些小人“恶夫,遇合不贞(正),动不以礼,丧己违天”,伤天害理,丧失人性,不肯救亡图存,却去谋一己之私。但他们“终不能建立事功,以生利万物”,必然会“获罪于天下,后世耻之”(卷一)。

如何才能建立事功呢?那就需要团结一心,“众贤协归,则上可安宗庙,次可安百姓,下可安吾身”;如果“疑心一生,合者将离,尚可以致天下之豫(安乐)哉?”只有“尽其在我之诚,使无愧于天地,无欺于幽明,若雷动而奋,仁德以行,天下之贤其将合志同心,以赴事功之会”,才可以取得成功,“而我之德业,永永无穷矣!岂不美夫!”(卷二)

当然,还要注意“随道在系夫正否”,跟随的领导者如何,道路是否正确。如果“随匪其贞”,那就要出大问题,“在我则德损,在事功则必不能建立,在天下则必不能惠利”,领导者不好,路线不对,哪能建功立业呢!“可不慎择欤!”(卷二)如果领导者“德积于中,出而交物,物莫不服从其中正,而事功以建,是以吉”(卷三)。

若“大臣履非其位,失静顺之常,难乎得君得民,而于事功有获矣!”(卷四)如果任职大臣的才学不够,缺乏办事能力,那就很难得到君民的支持和拥护,更难在事功方面有所收获了。

特别是“位在互乾上”的领导者,如果“亢动失正”,傲然盲动,不按规律行事,也会“事功不立”的。因为“在上位于恒而无志,以动失常之正,必不能去民之害,而兴其利,何以有获邪!”(卷四)他们既然居于“上位”,就应该具有坚定的意志,不能动辄“失常”,摇摆不定,否则怎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呢!他还说:建立事功,必须“节之在礼,守之在中”,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合理适中。“不然说动不已,而失顺静之道,何以能久。”单靠一时的热情冲动,是不能持久的。“惟臣之于君亦若是,夫英才遇时,有说动之志,而不知谨礼揆中,若后世汉贾生蔑视绛灌,纷改制度,事功亦何从而立哉!”(卷五)如果不遵守理法,不合时宜地乱改一气,事功也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为臣者,只有“惟正以待命,俟君之应,而后展尽其才力,则君心可复,事功可成”(卷六)。建立事功,必须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动以趋时,动不妄动”,“应初而动,上下进退,惟恐失时”。还要以道德思想作为指导,“勉德业之为,趋事功之会”(卷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应该说张浚的事功思想观点明确,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方法可行。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张浚的事功行动

张浚倡导的事功思想,不仅表现在著书立说方面,更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据《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三的记载:他时刻不忘“清修笃慎”的目的,因而“孜孜为国”“有志天下”。靖康初(1126),金兵陷京师,金人议立张邦昌时,张浚时任太常簿,便与开封士曹赵鼎、司门员外郎胡寅,不甘受辱,不书议状,一起逃至太学中。后闻高宗即位,他立即驰赴南京,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建炎三年(1129)春,金人南侵,他抗御于吴门。不久苗傅、刘正彦作乱,他会同韩世忠、刘光世等平乱,拥高宗复位,被任知枢密院事。次年,他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他知道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团结有志于事功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他在关陕三年,以刘子羽为上宾,任赵开为都转运使,擢吴玠为大将守凤翔,选用王彦、关师古、吴璘、杨政、田晟、王宗尹、王喜等人,“后皆有声,世服其能知人”。“西北遗民,归附日众。”虽然富平之战失利,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他“自淮西归,与赵鼎同在相位,以招徕贤才为急务,从列要津,多一时之望,人号为小元祐”。同时,他还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却敌有功。后因秦桧主和,他被排挤出朝,贬谪到永州闲居。这时他虽处逆境,仍多次上书议论国事说:“当今时势譬若养大疽于头目心腹之间,不决不止,决迟则祸大而难测,决速则祸轻而易治,惟陛下断之于心,谨察情伪,豫备仓卒,庶几社稷有全安之理,不然异时以国与敌者反归罪正议,此臣所以食不下咽,而一夕不能安也。”秦桧见之大怒,把他贬到更边远的连州居住,后又迁到永州、潭州等地,让其长达二十多年不得安宁。但张浚不忘报国初心,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著作《紫岩易传》等书,探索治国之道,宣传事功思想,时刻等待朝廷的召用。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012/652.html



上一篇:近代天主教方济会在鄂西的发展与影响
下一篇:广东省游径系统选线因素研究 ——广东绿道、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