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董耀会:山西长城文化遗产及长城旅游发展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关于山西长城的认识有很多不够清晰的地方。比如关于山西省境内长城的长度,说法就很混乱,有着多种差距很大的数字。是否应该以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居庸关长城发布的

目前,关于山西长城的认识有很多不够清晰的地方。比如关于山西省境内长城的长度,说法就很混乱,有着多种差距很大的数字。是否应该以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居庸关长城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为依据,如果有了新的变动是否也应该由权威部门做出新的发布?

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历代长城总长度为.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处。其中包括山西历代长城总长度1401.23千米,占全国长城遗址遗存的9.74%,长度在全国排第三位。山西历代长城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晋中、长治、阳泉、吕梁、晋城等8市39个县(市、区)。山西明长城位于山西北部,集中在大同、忻州、朔州三市。

当然,这个数字并非一成不变,既然是认定就是阶段性的成果。有可能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长城遗址遗存,有可能有些遗址又遭到破坏消失了。但是,在国家没有发布新的认定结果之前,我们还是应该使用这次认定成果。我注意看了一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规划》,使用的数字是"位于山西省行政区划内的长城资源共计5017处, 其中长城墙体828段,总长度累计1412.88千米,关堡364座,单体建筑3798座,相关遗存27处"。这说明山西省文物局对山西境内的长城资源认定又有所增加。

山西历代长城,包括战国、汉、北魏、北齐、五代、明等6个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其中:明长城墙体470段,总长度896.53千米,单体建筑3081处,关堡344座,相关遗存27处。明以前早期长城墙体298段,总长度504.7千米,单体建筑26处,关堡20座)。此前人们说得比较多的山西境内宋代长城和清代长城,这次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定。

山西境内长城主要是明代长城,全长896.53千米,分布在6市25县,包括外长城、内长城和滨河长城三个部分:一是从河北怀安向西进入天镇,经阳高、新荣、左云、右玉到偏关,长约 380 千米的外边长城;二是从河北平山进入繁峙,经浑源、宁武、神池折向偏关,长约 400 千米的内边长城。自大同市灵丘县向南依次经忻州市五台县、阳泉市盂县、平定县和晋中市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至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沿太行山脊岭分布的长城也是内长城的一部分。三是最西部与陕西省交接处的偏关-河曲段,约70千米沿黄河而筑的河边长城。

除了明长城,还有明以前的早期长城。其中:战国长城全长24.3千米,分布在晋城市陵川县、高平市和长治市壶关县。汉长城全长55.5千米,分布在大同市天镇县、左云县和朔州市右玉县。北魏长城全长4.3千米,分布在天镇县。北齐长城全长412.5千米,长度仅次于明长城。分布在大同市广灵县、浑源县、左云县,朔州市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忻州市偏关县、神池县、代县、宁武县、五寨县、岢岚县、原平市,吕梁市兴县,晋城市泽州市;其中有天保三年(552)修建的黄栌岭至社干(或子)戍长城,天保六年(555)修建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长城,天保七年(556)修建的西河总秦戍至大海长城,天保八年(557)修建的库洛拔至坞纥戍长城,河清二年(563)修建的轵关长城,是保存遗址遗存最多的北齐长城。五代长城全长8.1千米,分布在晋城市沁水县。

山西长城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存的见证

山西省保存有战国、南北朝、明朝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城遗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在这个地区,华夏民族与匈奴、鲜卑、党项等多个民族碰撞、融合,各民族发展和融合有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交流和融合的程度、规模在不同的时段内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长城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长城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地区、农耕与游牧过渡的地区存在的理由,就是不同的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多重矛盾和多重利益叠加在一起。长城的存在对古代北方不同民族政权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和不同民族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的解决都有帮助,这一点在山西表现得很充分。

山西省所处的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山西北部的长城地区,长期为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冲突的前沿地区,也是农牧两种经济和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区。比如两汉时期,大量的汉人从山西出长城进入河套地区。有的甚至远走长城以北,同生活在那里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民族杂居在一起,成为游牧各部族的成员,融入到了匈奴、鲜卑等民族。

在南北朝及以后的很长时期,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山西北部的长城地区也涌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这里本来就是农业和牧业两大产业交错地区,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氐等游牧民族都曾迁徙到这里,最后很多人放弃了游牧经济而从事农业生产并且融入了农耕民族。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0827/534.html



上一篇:考古学并不“冷”
下一篇:尧寓村作为尧帝故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