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探究(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另一方面是突出非遗在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推动下,在学者、教学人员、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非遗与研学旅行

  另一方面是突出非遗在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推动下,在学者、教学人员、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已做出一定的尝试,也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应。但非遗与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的融合还明显有需要改进之处,即仍然沿用校园课堂“纯理论”讲述的教学方法,教学者单调地讲述非遗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操作方法,学生枯燥地听老师讲,直接影响了非遗纳入教学体系目的的实现。因此,当前应以突破教学障碍、解决融合问题为原则,重视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教学,如让学生观摩非遗传承者制作或演奏非遗的过程,让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参与非遗制作或演奏过程,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非遗的精神特质、深厚情感,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理论知识。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

  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非遗项目虽然丰富多样,但多数参与研学旅行的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非遗知识体系,且我国非遗分布范围较广、分布地方较分散,这对教师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并将其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相匹配造成了一定困扰,还易造成非遗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对此,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首先,教师在选择非遗项目时,应尽可能选择就近的、与研学旅行内容相关的项目,例如山东的研学旅行内容与戏剧有关,就可选择吕剧、山东快书之类的非遗项目。当然,如果经费足够、学校允许,也可以选择一些距离较远、适配度较强的非遗项目,以避免研学内容的单薄。其次,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研学的教学者,避免固有教师因不懂非遗知识造成非遗与研学内容脱节的现象,且非遗传承人承担教学任务,可将理论性知识讲得更加透彻,将实践操作演绎得更加顺畅自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非遗的基本内涵、固有特色。再次,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非遗研学中,让参与非遗研学的人与非遗项目主办方、管理方、非遗传承人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在线解惑,避免教师的片面式讲解,优化研学体验。参与非遗研学的人还可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启发,以文字或视频形式发送到网络中,以获取多样的观点、开拓自身视野,推动非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提高非遗研学的影响力。最后,教师要深度挖掘非遗育人价值与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契合度,敢于突破传统文化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的束缚,从分散的非遗项目中汲取适合推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的内容,从教育功能明显的研学旅行中获取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实现非遗与研学旅行的深度融合。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明清儒学、文化产业)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1216/1840.html



上一篇: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下一篇:没有了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