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义县隆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共1033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今年是第15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3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义县委、义县人民政府、锦州市文化旅游和

文章共1033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今年是第15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3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义县委、义县人民政府、锦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2020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千年文化遗产义县奉国寺举行。

今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辽宁主会场的宣传口号为“相约文化遗产地 守望中华大家园”。旨在展示宣传辽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文化遗产,让社会大众认知辽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辽宁省文化遗产的价值地位和社会知名度,营造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提升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

遗产日四大板块活动精彩呈现,全省各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遗产项目展示展演、预约参观、线上线下展览展示及宣传教育等惠民服务活动同时展开。

一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互动宣传。编印了《壮美辽宁--辽宁文化遗产集锦画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等法规宣传册向社会各界免费发放。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与游客群众进行现场互动有奖问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邀请非遗传承项目,在舞台和现场展演、展示,展现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工作成就。设置临时展棚,遴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抗疫”主题非遗作品、传统美食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传统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现场展示。

三是参观考察文化遗产项目。近距离感受已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辽代奉国寺、义县大凌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中国东北地区地上建筑历史最久远的北魏时期万佛堂石窟。

四是开展线上线下新闻宣传。邀请新华社、人民网、环球网等主流媒体,推出视频宣传片《壮美辽宁》,利用5G技术及网络媒体进行直播宣传,实施线上AAP客户端网络直播和自媒体互联的方式,面向社会大众,形成舆论宣传声势。

开幕式当天,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现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建筑学博士单霁翔遥寄致辞,祝贺辽宁省在义县奉国寺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

监制 | 王映艺

来源 |锦州新闻媒体集团《锦州手机台》客户端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锦州手机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1005/625.html



上一篇:论珠三角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
下一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杭仁和普宁村打响“战豆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