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沉浸在场与移情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在场: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 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产生沉浸感,同时与其持续互动将使观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临场感也叫做“在场感”,被定义为在技

2 在场: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

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产生沉浸感,同时与其持续互动将使观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临场感也叫做“在场感”,被定义为在技术中介的环境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感受[7],体验虚拟对象时获得了体验真实对象时的心理相似性[8]。虚拟现实系统使用户被虚拟世界完全包围,在非物质世界中感知到真实存在于其中的体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获得较强的临场感,会导致用户对真实物理环境产生更高程度的好感与兴趣[9]。近年来,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等组织机构正转变为观众互动参与的场所,而在游客体验虚拟现实时所产生的临场感可提升他们的体验满意度,并且增加游客再次访问及向他人推荐的可能性[10]。

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建被破坏或已不存在的生物与历史环境或艺术作品等,并将其纳入到当下的物质环境中,成功的虚拟现实产品会促使观众产生临场感,观众由此可以体验过去的时空。例如,谷歌公司旗下的谷歌文化研究所与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试图用VR技术给观众带来走进侏罗纪公园的体验。观众目之所及是高分辨率逼真的恐龙影像,耳机中的音效更是加深了虚拟场景的真实性与临场感,让观众与灭绝的史前动物面对面,可以见到动物化石复活,甚至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皮肤纹理和肌肉抖动。这将帮助观众身临其境去感受遥远的过去,体验与史前动物共存的感觉。2018年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接近90%的藏品被烧毁,事故在经济与文化层面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谷歌的艺术与文化项目(Google Arts&Culture)尝试对其中部分藏品进行数字复原,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提供了再次了解藏品的技术方案。该项目借助谷歌街景的方式搭建VR系统,观众可以在家中借助虚拟现实设备“云参观”VR博物馆,弥补无法亲临实体博物馆参观的遗憾。

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等地的访问具有局限性,例如开放时间和预约人数等限制,部分区域还需要进行周期性的修复。在现场访问受限时,虚拟现实提供了一种替代途径。同时,数字遗产的优势之一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非入侵性,不会因为多次访问而发生任何损耗。例如,位于法国的肖维岩洞穴在1994年被发掘后,为了更有益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禁止对外界开放。在《肖维岩洞:艺术的黎明》(Chauvet Cave:The Dawn of Art)的VR项目中,观众可以使用HTC Vive或Oculus Rift展开体验。该项目内容包含12个可探索的场景,具体涵盖着洞穴的环境信息及知名壁画。伴随着黛西·雷德利录制的解说词引导,观众仿佛置身于36 000年前的肖维岩洞穴中,同时还可以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放大观看洞穴中的各种细节。又如,故宫博物院于2015年末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养心殿保护性修缮期间,观众可以通过“V故宫”项目访问部分区域(如养心殿、灵沼轩和倦勤斋等),在不影响原作的情况下对文化遗址进行修复。同时,虚拟现实作品不等同于现实的直接复制品,还可以呈现更多细节和视角,丰富人们对原始素材的感知。其中,“灵沼轩”还提供了现实场景与复原场景两种模式,让观众可以穿越时空得见建筑百年前的面貌。

3 移情:叙事激发的情感参与

在2015年的TED演讲中,艺术家克里斯·米尔克将虚拟现实技术称作“终极的移情机器”。移情使得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个体的角度看待世界,其存在有益于社会互动同时有助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移情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联系并理解对方的观点。与文字、摄影、广播和电影等媒介形式相比,虚拟现实允许用户沉浸其中、从任何角度亲身体验所有状况,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叙事语言,比传统媒介覆盖更多的感官维度,用户被直接放置于叙事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表现的事物与对象。已有研究表明,虚拟现实叙事诱发了高水平的临场感与沉浸感,尽管用户体验与个体的主观属性相关,例如被测用户在个人特质或喜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些用户普遍表现出明显的移情倾向[11]。近年来,随着OculusRift、HTCVive、PlayStation VR等产品的发布及升级,虚拟现实也被看作是非常有潜力的交互式叙事媒介,各种组织结构和艺术家团队开始探索可以引发观众移情的VR故事,从而让虚拟现实成为一种更接近观众的叙事手段。例如,VR影片《锡德拉湾上空的云层》与《变得无家可归》都是近年的代表性作品,引发过关于虚拟现实是否能够引发移情的讨论。

在文化遗产传播领域,随着观众在意义构建中的地位逐步被认可,激发观众的情感参与和共鸣被认为是真正与观众建立关联的核心,是进一步影响观众思维与行为的前置环节[12]。文化遗产对大多数观众而言陌生、抽象且难以理解,将虚拟现实结合原创的叙事框架,可以引导观众在体验故事的同时与文化元素发生接触,进而唤起观众情感层面的反应。为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德国科技公司TimeRide于2019年推出了虚拟体验项目《时空旅行:柏林》,向观众提供三个部分的体验。首先,观众被分成两组进入被一堵墙隔开的房间,房内屏幕分别介绍着东西柏林的生活。然后,观众进入类似于影院的环境中,观看三位柏林居民的视频故事。最后,登上模拟公车并佩戴VR眼镜和耳机,观众将从三位虚拟代理中选择一人带领他们开启虚拟体验。观众好似坐上公车在东柏林城市中环游,虚拟代理的声音向观众讲述柏林居民的生活、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等。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222/875.html



上一篇:从淮剧《小镇》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下一篇:技术与长春的文化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