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帆影四方聚 潮声万国商(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片从上到下为:泉州安平桥东段。郑文贵泉州府文庙摄。陈晓东摄 泉州六胜楼全景。泉州郑文贵文星码头摄。程东东摄 核心阅读 泉州系列遗产充分展示了中国在10至14世纪成功实行的

图片从上到下为:泉州安平桥东段。郑文贵泉州府文庙摄。陈晓东摄 泉州六胜楼全景。泉州郑文贵文星码头摄。程东东摄

核心阅读

泉州系列遗产充分展示了中国在10至14世纪成功实行的海外贸易制度,见证了多元繁荣的海洋商业传统。遗产管理和展示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遗产应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共赢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未来,泉州将建立常态化、长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保护、传承、用好文化瑰宝。

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世界海上贸易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

为什么是泉州?

见证

共存包容的海洋商业传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会议决议认为“泉州:宋元中国世界海上贸易中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港口城市独特而突出的空间结构,其中包括22项遗产遗址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体制、交通、生产、商业等诸多重要文化要素,共同促成了公元10至14世纪泉州的逐渐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东方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亚洲和东南亚。为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工作指南》中规定的标准四,决定将“泉州:宋元中国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遗产。”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表示,这一决定体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与中国泉州的优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宋元时期。窗口的突出价值、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泉州项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进步的高度肯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泉州系列遗产由九日山祈风石刻、石伯寺遗址、德极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寺、南外宗政寺遗址、泉州文庙、开元寺等22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及其相关环境空间组成, 老君岩雕像, 清净寺, 伊斯兰教圣墓, 曹安玛尼光佛像, 磁灶窑系金角夷山遗址, 德化窑遗址, 安溪青阳夏草铺炼铁场, 洛阳大桥, 安平桥, 顺济桥遗址, 江口码头, 石湖码头,六生塔,万寿塔。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史研究所副所长傅静表示,22个场地构成要素在功能、空间、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呈现出高度融合的区域空间、经济、和文化。社会体系呈现出制度保障、社区多元、城市结构、生产基地、交通网络、区域布局等关键特征。

傅敬说,泉州系列遗产充分展示了10世纪至14世纪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成功实践的海外贸易体系,见证了多元化共荣的海洋商业传统。系统在泉州积累。 .这一传统珍视促进民生福祉、共享经济机遇、跨行业跨地区共同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包容。 “泉州用生动的历史经验告诉世界开放、互信、对话、融合的重要性,为世界提供了区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中国方案,也彰显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卓越努力。人类。”傅静说。

建筑

世界古城,活生生的古城

据悉,国家文物局支持福建、泉州不断推进泉州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有效提高了泉州的考古水平。遗产管理和展示。同时,与国际权威专业机构——历史遗址理事会建立合作,完善遗产申报策略,完善技术路线,为申报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统筹保护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探索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共赢的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规划保护方面,当地按照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划定了泉州系列遗产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并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保护。并确立了在城市管理中优先遵守遗产分区管控要求的总原则。泉州市副市长周振平表示,我们将泉州古城整体纳入遗产缓冲区保护范围,按照“真实保护、积极利用、增强功能”的理念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家居共创”。 、城市修复,实施改善街巷环境、改善商业条件等综合保护改造工程,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致力于建设“世界古城、活的古城”。

在法律法规方面,《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保护条例》作为泉州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18年1月,当地政府颁布实施了《泉州市城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和《泉州市中山路商场建筑保护条例》,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在制定中。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727/1618.html



上一篇:探访自然与人文之道 2021奔驰SUV之旅敦煌启程
下一篇:一文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成就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