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福建之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在寿宁(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篇380多年前的文告,是冯氏大胆革新的尝试。更是我国古代迄今最早反对重男轻女的福建地方文告。 福建设关建隘最多的山县 寿宁史料记载,明嘉靖三

这篇380多年前的文告,是冯氏大胆革新的尝试。更是我国古代迄今最早反对重男轻女的福建地方文告。

福建设关建隘最多的山县

寿宁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八至四十一年间(公元1559年—1562年),寿宁境内外屡有山寇作乱、海盗进犯、倭寇侵扰,特别是数次从浙江过来的倭寇与从连江、福安登陆的海盜,攻陷了寿宁县城,百姓损失惨重。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时任寿宁县令的江西人戴镗体察民情,上书朝廷获准在寿宁县南部的斜滩、武曲设置车岭关、绝险关、铁关,号称“三关”,连同院洋隘,又称“四隘”。


斜滩平氛关

此后,凡与外省、邻县的边界要冲皆建造关隘,到清道光年间,寿宁境内就有关隘二十一处,每道关隘墙门上均题刻关名石碑(匾),是旧时福建设关建隘最多的山县。


古镇关隘—“绝险关”碑

岁月悠悠,由于年代久远、时光隔绝,这些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代关隘有的已荒废,有的已毁坏,留下几多尘封的遗迹,成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让后人遐思。而设置于古镇斜滩境内的平氛关因年代较近,保存尚好,风韵犹存。

古镇斜滩---福建古建古厝活化石

素来,斜滩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令人遐思的历史文化古镇,特别是这里星罗棋布的名人故居,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历代名人辈出、文人志士层出不穷、文学艺术蜚声海内外的闽东古镇,极具文物保护和旅游观赏价值。



这块风水宝地古香古色中不失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镇里拥有许多旧时财主、商人的大宅院、小巧扇形的商业街、凌空架设的吊脚楼、鹅卵石铺设的古街道以及星罗棋布的古建筑,无不渗透着厚重的历史,让人感到一种时光的倒流。



明清以来,斜滩古民居建筑比比皆是,它集名人故居、官僚豪宅、神宫庙宇、传统商铺、特色民居于一体,迄今保存相对完整、相对集中,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盘点,斜滩主村保存尚好的古建古宅还有160余座。当年,斜滩鼎鼎有名的卢何周郭四大家族的名人世居中,有过三门举人的卢氏古居进士及第;世代为宦的朝议第;人才辈出的何家巷名人故居;号称明清古建筑活化石的郭氏大宅院……这些古风犹存、风情别具的每一幢古名居里都飘出一段神奇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而今又成了游人观览古镇传统乡俗文化的一道绝美风景。



斜滩有幢建于清咸丰年间、将近200年历史、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五榴二进式带两侧厢房、主体三层木质、外围防火墙结构的民间古宅尤其引人注目:正厅悬挂“家学渊源”锒金雕刻横匾,后厅墙雕塑的大“寿”字与两边题刻联句:“豹隐南山雾,鹏博北海风”以及前门墙头屋檐下的一排“郭子仪五女拜寿图”精美彩绘,构成一幅喜庆满堂、蓬筚生辉的景致,堪称古镇众多民居中别具一格的杰作;视野可及之处,翘角飞檐、木刻、石雕、泥塑、彩绘,均设计精到、工艺精湛、装修精致,房内木柱又立于磉石之上,整座建筑不失古朴、优雅、美观之处,足见古人构建之考究,浓缩建筑风格之精华。


镇内的何家巷外环绕小溪涧,巷内“之”字型排开8座建筑考究、风格别致的清代古宅,那高高的防火墙、幽幽的小曲巷,厝厝相连、门门相通,从外径直往里走,恰似曲径通幽处;每座楼房为两进两厢、三层木质结构,俨然似闽南的土楼,外围四周高燥筑防火骑马墙、内铺三合土地面,冬暖夏凉,房内木柱立于圆盘形磉石之上,整座建筑未受潮湿影响;屋顶翘角飞檐,厅堂上方雕梁画栋,门窗格扇花鸟浮雕栩栩如生;门楣及正厅装饰优雅精致、古朴典雅。巷子里的其它民宅建筑风格极为相似,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其实小巷是一处集居住、聚会、休闲、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看那一幢幢古色古朴的老民宅,顿有一种置身于古老沧桑年代的感觉,当地的老一辈人信奉此说,何家巷面朝斜滩张家龙岗和郭家龙岗,此乃双龙灵秀钟会之地,文化底蕴深厚,灵气十足,使每一幢古宅里孕育出无数旷世奇才。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07/946.html



上一篇:文化遗产引领现代生活新风尚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古清月:加强革命文物和文化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