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民具的概念与民具志的基本框架与研究路径以贵(6)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具是民具学的研究对象,但民具研究的最终目的却指向人,其主要探索路径是对各种互动“关系”的关照。概括起来如民具本体的结构关系(材质、结构

民具是民具学的研究对象,但民具研究的最终目的却指向人,其主要探索路径是对各种互动“关系”的关照。概括起来如民具本体的结构关系(材质、结构、制作工艺及历史、趣味和审美)、民具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材料的物理和文化属性、对自然的改造和保护、废弃民具的处理和理念等)、民具和人及社会的关系(人口因素,民具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塑造和影响,民具和相关技艺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层、面子和人际关系,围绕民具资源展开的争斗和分配,消费、流通,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民具观)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系都是互动关系,人制作、使用民具,但同时人在一定程度也被物化了。因此,可以说民具研究或民具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通过民具研究庶民百姓日常生活史的学问,但与传统的以文献和档案为主要材料和手段的历史建构不同,民具学主要是依靠田野考察的方法,通过民具志的书写探究庶民的日常生活,所谓民具视角下的庶民生活史则是通过不同时期的民具志所排列建构起来的,由于民具志是学者在与民具制造和使用者对话的过程中完成的,因而要比仅仅依靠文献和考古等等不能开口说话的“死材料”所构拟的历史更可靠。这种建立在物质实体上的生活史叙事是坚实的,只有通过这样的生活史叙事才可能让飘忽不定的乡愁落到实处。

笔者所倡导的以民具群为研究对象,以民具志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民具学决定了它是社区(比如一个村落)本位的,这与事项本位的民具研究从民具类型的角度关注民具的大时空的历史地理分布不同,社区本位的民具研究关注的是民具群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中国历史文献中并不缺少有关各种器具的描述,就历史典籍来看,有元代王贞的《农书》(书后附有“农器图谱”),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此外,清代焦秉贞的《御制耕织图》中有一些器具的图谱和文字描述。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编纂的地方志中,也常有民具的相关介绍。各个时期的绘画,特别是风俗画中也有对民具的描绘,像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嵩的《货郎图》等等。现代著作较大型的书籍有《中国美术全集》中的工艺美术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的祭祀编、起居编、器用编、游艺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物博物馆卷等,其他个人的著述中也有民具的相关研究。这些著作展示了我国民具的历史渊源和面上情况,是民具研究的珍贵资料和重要线索,但因其多将民具作为独立的客观物看待,往往脱离了民具所在的语境。这种碎片化及事项本位的民具编纂作品,虽然能呈现某个时代民具的样式,但由于对其社区语境的忽视,民具主体往往是缺位的,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民具与其主体关系的若干细节,更不好谈人们在借由民具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彰显出来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因此,学科自觉的中国民具研究从起步阶段就应该注意采用社区本位的民具研究方式,通过深度的田野调查和精心的民具志撰写,揭示不同族群和社区的民具智慧。也只有在较为完善的社区本位的民具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等量的民具文化比较。这种比较倡导从民具本体的结构和形制及功能差异入手,深入探讨不同社区围绕民具所形成的人文关系,也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看出不同社区的民具之间的差别,以及民具主体独特的生活智慧、情感及生活经验等地方性知识和历史。

在社区本位的民具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展开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民具学研究,有可能对物质文化的性质及世界历史和社会、文化版图产生新的理解,亦可有潜力为批判建立在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地球不良生态发展史提供镜鉴。

四、结语:民具研究的紧迫性

马凌诺斯基写道:“民族学正处在一个即使不是悲剧性的也是十分尴尬的境地。正当它整治好作坊,打造好工具,准备不日开工时,它要研究的材料却无可挽回地急剧消散了。当科学的田野民族学方法和目标初具规模,当训练有素的人们踏上征程,去研究未开化区域的居民时,他们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了。”[11]在受到强势文化冲击或社会文化转型的时候,最先受到冲击、最易发生变迁的往往是民具。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受西方强势文化冲击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大量民具被新的工业生产的器具取代了。现阶段中国传统民具消失和变迁的速度较之马林诺夫斯基描述的20世纪20年代“民族学材料”的消失速度要快多了。日本学界正是在日本国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意识到了民具消失的问题,及时对全国的民具进行了记录、保存和研究,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相比而言,我国大部分民具还没有得到记录和研究,目前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工作,加上文化旅游事业的兴起,各地掀起了一股民间艺术馆、民俗馆的建设热潮,其中大量展示品是民具。但由于缺少民具学相关理论的指导,多数馆所的民具收集和展示处于粗放状态,这更加剧了在中国开展民具研究和建设民具学学科的紧迫性。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712/1605.html



上一篇:在他们消失之前蒙古金雕猎人
下一篇:英雄祖先与边疆家园壮族与岱侬族的侬智高信仰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