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支持下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路径探究(2)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文化遗产的新的教育传承方式,研究这些新的传承方式及其具体的实现路径,对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文化遗产的新的教育传承方式,研究这些新的传承方式及其具体的实现路径,对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具体分析这些新的传承方式及其传承实现路径。

1.三维动态展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构建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为游览者提供一个仿真的、全方位的、三维立体的模型,方便浏览、学习和研究。另外,还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将三维模型进行动态展示,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吸引游览者的兴趣。

2.虚拟现实系统

文化是相通的,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创设多媒体、交互式漫游系统。系统可还原和再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通过使用相应的输出设备,如数字头盔等,可使游览者身临其境地与文化遗产亲密接触,感受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艺术价值。

此外,游览者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虚拟游戏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根据教育传承的内容,设计成虚拟教育游戏使其得到传承。

3.三维数字博物馆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博物馆的功能及浏览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早期的图文介绍,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由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三维数字化博物馆。在三维数字化博物馆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展现文物的三维立体仿真模型,而且还可以让观众在古建筑或遗址中“漫游”,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建筑或遗址的魅力与震撼。此外,它还可将文物中所蕴含的非遗文化通过显性化的手段展现出来,如将这些非遗文化设计成教育小故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绎,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教育传承。

4.体感技术

体感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它通过识别人的身体姿势、手臂动作、运动趋势等来控制计算机应用程序的运行。[9]与传统的基于鼠标和键盘的人机交互相比,体感技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在体育培训、康复训练、模拟操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空间,适合于多种文化遗产的传承。

体感技术可以与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数字图像等技术相结合,构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模型,供使用者浏览和学习。体感技术特别适合操作实践性强的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例如,对于陶艺、泥塑等文化遗产,就可以利用体感技术构建用于教育传承的体感游戏或者训练系统。

体感技术还可以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造大型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让游览者扮演历史角色,融入到三维虚拟的历史场景中,“亲身感受”文化遗产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从而促进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

5.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切削加工方法截然相反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是基于三维模型数据,以计算机中物体的三维模型为蓝本,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材料进行逐层堆积和黏结成型而生成的与计算机中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10]

3D打印技术的出现,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面,可先利用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文化遗产(如遗址古迹、手工艺器具等)的3D模型,然后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模型成品。即便是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按照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构建其3D模型进行学习和研究。

● 结语

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更适合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但虚拟现实在文化中的应用时间尚短,经验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这种新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刘军涛.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DB/OL].(2017-1-26)[2017-10-10].

[2]刘正东,姜延,丁恒.虚拟现实制作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3]张菁,张天驰,陈怀友.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620/1556.html



上一篇:北京河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延庆寺棚
下一篇:山东省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