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支持下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路径探究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更需要使其得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更需要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指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做了详细部署,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与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虚拟现实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的优势

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也称为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一种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的、人为的,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的虚拟环境。[2]用户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实时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3]

1.虚拟现实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教育传承

对于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方法通常是放在博物馆中陈列。但是,许多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一旦脱离了它的原始生存环境,就会造成整体观念的分离,这对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而言是一种损害。[4-5]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造“体验型博物馆”,复原和再现一个全面而完整的虚拟仿真遗产空间,将文物还原到其虚拟的原始环境中,让观众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在虚拟的文化遗产空间感受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采用人物采访、文字记录、物品收藏、摄影录像等方法来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的方法尽管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图书资料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等问题,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而且与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其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往往也很难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保护。[6-7]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动作捕捉、三维动画等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得以安全、长久地保存,而且还能以全新的数字化方式(如虚拟游戏、三维动画等)进行展示和教育传播。[8]

2.虚拟现实可避免文化遗产在研究、展示和教育传承过程中的破损和腐蚀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以记录真实、精确的形状信息和纹理信息。研究者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对文化遗产进行测量和形态分析,在不直接接触文物的情况下,分析文物的细节;游览者可以通过虚拟展示等技术,在虚拟场景中,从各个角度近距离观察文物的细节,参观过程不再受展览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同时,三维数字化模型也为受损文物的修复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虚拟现实扩宽了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路径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从而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多媒体、交互式漫游场景或游戏场景,可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与文化遗产亲密接触,感受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艺术价值等;对于尚未挖掘或己经湮灭了的遗址、遗存,可以根据考古研究数据和文献记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再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设虚拟博物馆以方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更有利于通过网络进行快速、高效的文化传播,实现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区域文化。

4.虚拟现实拓展了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途径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故事、当前的现状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行虚拟展示和演绎,利用交互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还可将虚拟情境与真实的景区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播。对于从文献及口耳相传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逼真的、立体性的开发,形成动漫游戏、3D文学影视等形式的产业链,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非遗的教育传播。

● 基于VR的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新方式及其实现路径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620/1556.html



上一篇:北京河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延庆寺棚
下一篇:山东省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