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路径及管理评传统村落农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全面振兴,传统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村落居所、天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神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众多传统村落复兴之举不自觉的选择。然而,传统村落作为一个人地关系耦合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因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改变、资源配置调整、经济模式更新、景观生态变化时,社会-生态系统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衡、失稳,而农户作为联结两个系统且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其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尚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吴吉林,在基于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该书于2019年8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 《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运用PRA法获取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327户农户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类型、程度、影响因子、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探究,最后,从农户、社区、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增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的建议与对策。具体来看,全书共10个章节。其中,第1章为引言,阐述该书的背景和意义;第2章为研究综述,分别对乡村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生计、农户行为及农户适应性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阶段及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为研究设计,介绍该项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案例村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及数据采集、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第4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分析框架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交代构建分析框架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内容;第5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类型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327户农户适应性类型划分为6种并逐一进行特征分析;第6章为不同适应性类型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价,主要运用AHP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分别对上述6种适应性类型农户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第7章为不同适应性类型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影响因子,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上述6种适应性类型农户适应性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第8章为不同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特点与程度,分别对不同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特点、总体适应性程度村落差异、因子适应性程度村落差异进行分析;第9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机制,分别对影响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的政府政策保障机制、农户生计资本协调机制、生态文化资源牵引机制等进行分析。第10章为结论与建议,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给出农户适应性提升相关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等。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活的文化遗产,虽然也是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但其发展旅游的路径及管理不能与普通村庄一概而论,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至少应注意两点:(1)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旅游反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旅游是建立在村落原生状态保存较为完好或者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较高的基础上,因此,只有遵循在“保护中开发、用开发反哺保护”的重要原则,才能促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共同推进、和谐共存。(2)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根据各个村落实际状况,可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优先旅游发展、重点保护、抢救式保护及博物馆式保护等类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完善传统村落旅游项目的培育、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的设计,将遗迹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着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文化保护等之间平衡的问题。《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的出版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拓展,也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参考。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全面振兴,传统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村落居所、天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神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众多传统村落复兴之举不自觉的选择。然而,传统村落作为一个人地关系耦合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因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改变、资源配置调整、经济模式更新、景观生态变化时,社会-生态系统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衡、失稳,而农户作为联结两个系统且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其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尚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吴吉林,在基于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该书于2019年8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运用PRA法获取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327户农户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类型、程度、影响因子、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探究,最后,从农户、社区、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增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的建议与对策。具体来看,全书共10个章节。其中,第1章为引言,阐述该书的背景和意义;第2章为研究综述,分别对乡村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生计、农户行为及农户适应性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阶段及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为研究设计,介绍该项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案例村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及数据采集、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第4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分析框架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交代构建分析框架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内容;第5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类型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327户农户适应性类型划分为6种并逐一进行特征分析;第6章为不同适应性类型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价,主要运用AHP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分别对上述6种适应性类型农户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第7章为不同适应性类型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影响因子,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上述6种适应性类型农户适应性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第8章为不同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特点与程度,分别对不同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特点、总体适应性程度村落差异、因子适应性程度村落差异进行分析;第9章为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机制,分别对影响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的政府政策保障机制、农户生计资本协调机制、生态文化资源牵引机制等进行分析。第10章为结论与建议,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给出农户适应性提升相关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等。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活的文化遗产,虽然也是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但其发展旅游的路径及管理不能与普通村庄一概而论,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至少应注意两点:(1)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旅游反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旅游是建立在村落原生状态保存较为完好或者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较高的基础上,因此,只有遵循在“保护中开发、用开发反哺保护”的重要原则,才能促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共同推进、和谐共存。(2)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根据各个村落实际状况,可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优先旅游发展、重点保护、抢救式保护及博物馆式保护等类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完善传统村落旅游项目的培育、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的设计,将遗迹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着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文化保护等之间平衡的问题。《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一书的出版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拓展,也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参考。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314/986.html



上一篇:对联文化对城市品位提升的思考从南京城门挂春
下一篇: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优化对策分析以厦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