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名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杨升(3)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开发校本课程。为了更好利用学校的功能,传承杨升庵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升庵中学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开发传承杨升庵精神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将

1.开发校本课程。为了更好利用学校的功能,传承杨升庵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升庵中学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开发传承杨升庵精神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将杨升庵的家风家教、钻研学术精神、传统儒家精神及其优秀诗文、诗词选出来,编写成校本课程,开设杨升庵专场国学课,通过影音视频,教师讲解、学生体验等多种方式,传承杨升庵文化,让学生建立对杨升庵的基础认知。

2.开展升庵文化日活动。升庵中学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和经典诗文专场展演[10]。传承升庵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结合艺术周,搭建升庵文化专场展演,让学生通过艺术周了解升庵文化。活动内容取材来自历史典籍、杨升庵的著作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历史故事新编。杨升庵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儒生,恪守礼仪,心怀百姓。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处在逆境之时,不茫茫然无所依,转而潜心做学问,诗词散曲、金石考证,皆有涉略,且创作之丰,书籍之盛。学生可以根据史料中对杨升庵的记载,结合现在学生们喜欢的剧情进行故事新编,弘扬升庵文化精神。二是升庵诗词大会。杨升庵的存诗大概有2 500多首,著作多至百余种。可以将倪宗新先生编校的《杨升庵诗词》作为诗词大会的参考用书,效仿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进行杨升庵诗词大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收集史料,理解历史、整合史料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和改编史料的过程中浸染杨升庵身上的忧国忧民、坚忍不拔、传统士大夫的精神,做到“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承。

3.学校与升庵桂湖和升庵博物馆联合举办文化传承活动。杨升庵出生于1488年12月8日,学校可以联合升庵桂湖和杨升庵博物馆举行“游园日”。参观不能只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觉吸收杨升庵文化的熏陶,自觉传承杨升庵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升庵桂湖和杨升庵的历史渊源及升庵桂湖的发展历史。或者在学校内可结合“一二·九”运动与“游园日”联系在一起,做成一个爱国教育专场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的过程中,更能发挥学生了解杨升庵文化的主动性,自觉传承杨升庵文化,树立起文化自信。

四、传承载体:升庵文化旅游

新都这座城市被深深地烙上了杨升庵的印迹,有太多的地方与其有关。将与杨升庵有关的地方进行深入挖掘、开发,以升庵文化旅游为载体传承升庵文化是不错的选择,这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欣赏和传承新都的升庵文化,提高新都升庵文化旅游的质量,并且以此提高新都的文化自信。

首先,文化旅游是传承升庵文化的重要载体,新都的文化旅游应凸显杨升庵文化,以其为主题。升庵文化旅游第一站便是最能够体现杨升庵文化的地方——新都桂湖。桂湖内处处都能够体现杨升庵文化的影响,其园林建筑,以雄峙湖心的升庵祠为主体,另有楼台亭阁、桥榭廊庑等20余座。主要楼阁有:紫藤廊、交加亭、杭秋、桂湖碑林等。其中以升庵祠最为重要,在升庵祠中,对于杨升庵家族及其本人都有详细的介绍,通过游览升庵祠,游客可以对杨升庵文化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升庵祠中陈列着杨升庵的众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杨升庵高中状元的试卷。在这篇试卷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杨升庵的远大抱负,还能够欣赏到杨升庵非凡的文采,同时在桂湖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参观留下的印记,让我们能沉浸在有形与无形的升庵文化之中。

其次,游客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杨升庵文化,就必须到其生活过的地方去体验,所以升庵文化旅游第二站便是杨升庵的祖籍所在地——新都马家镇,这里还保留着名为“景清堂”的杨氏宗祠。通过对杨氏宗祠的参观,能够了解到家族文化对于杨升庵的影响。同时,游客能够通过对杨氏宗祠的参观,以此来学习杨氏家族文化,提高自我修养有较大价值。在马家镇有太多的地方被杨升庵文化所影响,比如为了纪念杨升庵,马家镇的主要街道以杨升庵的名字命名,升庵西街、升庵中街等等。通过对马家镇的参观游览,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杨升庵文化的精髓。而这些精髓便是了解杨升庵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且通过弘扬杨升庵家族文化,以此提高其文化自信。

最后,游客到留下杨升庵印迹的地方参观。游客通过游览这些杨升庵文化印迹,可以更好地感受名人文化,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它。在新都杨升庵文化旅游的最后一站便是宝光寺。虽然宝光寺本身与杨升庵文化联系不紧密,但是佛教讲究的乐善好施与杨氏宗族的爱乡族规“凡是入朝或在外为官,均不能忘记新都父老乡亲,每次回乡必捐资为故乡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有着相似之处。游客在参观了宝光寺,了解了佛家文化以后,便可前往宝光寺西北角参观游览,这里有一条小溪,杨升庵小时候便经常在这里游泳,同时杨升庵在这里留下了智对县官的佳话,为纪念杨升庵儿时的胆略和才智,新都人将这里命名为娃娃堰。随后游客可以前往娃娃堰附件的杨公桥,这是杨升庵捐钱资助修的,游客可以在桥上体会杨升庵的乐善好施。在参观完杨公桥以后,游客便可以前往状元街,在状元街上有一块状元牌坊,是为了纪念杨升庵高中状元而建,通过对状元牌坊的游览,游客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杨升庵的才气。最后,来到上升街,这里是杨升庵被贬以后所居住的地方,杨升庵在这里的生活较为闲适,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此修学著书,杨升庵留下的众多名篇便是在此所著。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301/906.html



上一篇:文化遗产视阈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
下一篇: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关系的再思考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