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的航海文化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区的格林尼治公园内,与皇家天文台、皇后屋、19世纪运茶船“卡蒂萨克”号(Cutty Sark)共同构成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规模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区的格林尼治公园内,与皇家天文台、皇后屋、19世纪运茶船“卡蒂萨克”号(Cutty Sark)共同构成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丰、积淀之深堪称世界海事类博物馆标杆。追溯该馆发展历程,其浓郁的航海氛围、丰厚的航海文化遗产,令人印象深刻。

一、格林尼治区的航海背景

格林尼治区历史悠久,航海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伦敦边缘的一个河岸村落,格林尼治因其位置紧挨着欧洲大陆到英格兰首都的陆路水路而具有战略重要性。早在11世纪,这里就是丹麦入侵英格兰的主要基地之一。虽然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是在1937年才正式对公众开放的,但其航海氛围的营造可溯至17世纪。1696年,英国皇家海员医院创建于此,这是英国海员的福利性机构。在历次海战中受伤的英国海员可在此领取抚恤金。1726年,伴随皇家海员医院彩绘厅(Painted Hall)完工,此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对公众开放的文化景点。1823年,彩绘厅中创建了国家海洋艺术馆,藏品包括300多幅人物肖像、绘画作品以及工艺品,这也成为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最初的藏品类型。1873年,皇家海员医院被改建为皇家海军学院,一座独立的海军博物馆应运而生。1910年,英国航海研究学会提出了创建国家海事博物馆的倡议。19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关于创建国家海事博物馆的条令。1937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Cutty Sark”号 运茶船

早年的皇家海军学院

无论是区域环境、馆舍建筑,还是内涵(一个世纪以来,英国对航海文化与艺术的投入),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都见证了该国自17世纪以来探索海洋的历程,其本身也是英国海上力量发展的结果。

二、格林尼治文化遗产的航海关联

1997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皇家天文台是查理二世于1675年建造的综合性天文台,是为了解决航海过程中的经度问题而设置的经度局。当时,航海已经成为英国的安全基石与经济命脉。世界本初子午线,即0°0' 0''经线所在地的设立,不但推动了航海事业,而且也将0度经线永久性地设置在皇家天文台上,格林尼治时间成为世界时间。对于格林尼治,“时间、星辰、大海”的组合,不仅意味着浪漫诗意,而且根植于英国航海现实,与航海技术的演进密切相关,对世界航海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西区

皇后屋是英国著名建筑师琼斯设计的,1637年完工,后来成为查理一世和玛丽亚皇后的住所。由于玛丽亚皇后非常喜爱这个宅第,因此逐渐形成“皇后屋”的称呼。自1673年起,皇后屋里的工作室被分配给荷兰海洋艺术家父子凡·德·费尔德,他们的作品成为博物馆航海艺术收藏的一部分。1805年,乔治三世将皇后屋授予皇家海军收容所,一个收容和教育海员孤儿的慈善机构。目前,皇后屋是展示航海艺术的场馆,藏品诸如19世纪英国著名海军将领乔治·罗德尼、纳尔逊、霍雷恩·纳尔逊等人的肖像,以及格林尼治区域的风景画等。

“卡蒂萨克”号是存世不多的运茶飞剪船,堪称19世 杰纪后期英国航行速度最快、最出色的船只。该船建于19世纪60年代,为铁质木质组合船。自1869年从英国邓巴顿下水,“卡蒂萨克”号到达世界众多港口,尤其与中国茶叶贸易渊源深厚,曾经8次成功往返中英海上航线。1878—1883年,迫于蒸汽船的竞争态势,“卡蒂萨克”号只得改运其他货物,从威士忌到枪炮,从煤炭到牛角……在伦敦至悉尼的羊毛贸易运输中,它曾经创下当时飞剪船的航行纪录。其颠簸辗转、命运多舛,历经火灾、台风、巨浪等灾难,是一艘有故事的船。2012年4月25日,在经历6年的修复工程后,英国女王宣布“卡蒂萨克”号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份别具魅力的独特藏品,它向每一个参观者展现了英国木帆船航行时代的伟业,以及从木帆船到蒸汽船的时代变革;阐述了航海、船只、时间、星辰的重要性,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综上所述,航海文化积蕴渗透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的每一个构成部分。无论是阅读博物馆网页和出版物,还是赴实地参观,Maritime Greenwich都是一个关键词。作为英国格林尼治文化遗址的整体代称,Maritime Greenwich凸显了其航海特征。

三、馆藏积淀

16世纪以来,英国的海洋探索扩张使其成为世界大国,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更难得的是,这种急速扩张的历史轨迹,通过“物”的载体记录下来,通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得以收藏、保留至今。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229/828.html



上一篇:木拱廊桥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谈航海类文化遗产——对于海洋文化遗产的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