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新常态”下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 ——以孝义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常态”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所遵循的一项新兴理念,无论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还是小微制造业的发展,都在与时俱进,提出与过去所不同的发展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常态”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所遵循的一项新兴理念,无论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还是小微制造业的发展,都在与时俱进,提出与过去所不同的发展路径。关于“新常态”的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习近平同志考察河南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自此以后,他多次就“新常态”的内涵与要求进行解释说明。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习近平同志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新常态”,那么必然有“旧常态”,对应着过去经济发展增速中不可持续性的因素与矛盾等等。所以,“新常态”要求的是可持续性发展、包容性发展,标志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一个新局面。虽然,在“新常态”的阐释中,并未明确提出“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路径,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以及重要指示中,都可以彰显“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贺云翱先生指出“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在他看来,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以及文化景观类遗产等等(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通知中,对“文化遗产”有了明确清晰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这一提出,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一、国内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贺云翱先生《“新常态”下对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地位认知》一文中,他仔细研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结合时下流行的“新常态”内涵,梳理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的地位。概括起来说,他认为文化遗产是国家走向未来的坚强基石;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是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建设特色化和谐城镇的必要力量;是国家“新常态”的特殊构成;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文化遗产事业的地位如此举足轻重,那么具体到当下国内的文化遗产产业具体地位如何?例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女儿城,原本是一个土家族“赶场相亲”的场所以及举行特定活动的地点,发展到现代,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成为受众人追捧的一个热销旅游市场,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带来经济效益,成为文化产业;又如当地的“土司城”,在对其城址进行修缮的同时,加盖了一些其他建筑,成为旅游地。四川的川剧晓喻国内外,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产业化发展及其与旅游业的融合,积极搭建线上传播平台。

二、孝义皮影简要介绍

孝义皮影早在2006就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属于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孝义皮影,是民间艺人雕刻并且着色的一种皮制品,其形状各异、颜色鲜艳丰富,与孝义当地剧种唱腔结合,并通过灯光与白色幕布相得益彰的投影以及幕后表演艺人的配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艺术——孝义皮影戏。十几年来,经过政府政策性的响应号召,以及当地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在成功申遗后,孝义皮影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空间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路径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基于此,笔者对孝义皮影的历史脉络作一简单梳理概述,并探究孝义皮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便于对孝义皮影产业的长足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前瞻性思路。

孝义皮影历史久远,据权威专家考证,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在五代以后宋金时期渐趋成熟。(2)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当时有40多个表演班子。在清朝,曾经红极一时,孝义皮影还被皇上所喜爱,并且召集表演者宫中进行演出(3)。清同治末,陕西发生饥荒,一些当地皮影班子进入山西,并带来了纱窗碗碗腔影戏。山西人开始向其拜师学艺,陕西皮影班子便由此代开始定居于此,培养后继之人,发展成剧团在周边演出。因为表演者大都用孝义话进行表演,口音化较重,而且孝义艺人在继承学习时的革新,慢慢形成了具有独特本地韵味的“孝义碗碗腔”。

它最初是用唢呐、笙、管来伴奏的皮腔艺术,演出时用麻纸糊窗亮影,俗称“纸窗腔”,因唢呐是主奏乐器,又称“孝义吹腔”。演出时间与农耕节令相反,通常农耕时节种地,农闲时节进行皮影演出,演出形式比较单一,演出地点也不是固定的,相对流动性很大,在各村各地流动演出。演出时多与木偶搭班,加上外部条件的限制,如皮影白天光线太强无法演出,木偶晚上太暗无法演出,这一来一去,长时间交融,逐步二者结合形成一整套的演出流程,组建成新型的表演形式,俗称为“小班子”。在民间流行的传统节日、婚丧寿宴等大型的节日庆典仪式都会邀请皮影、木偶艺人去演出,而且当时民众的娱乐活动也很单调,因此皮影、木偶的表演受到了人们的热捧,通常在前一年就预定了来年的演出,可见皮影与木偶在人们生活中蕴含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0713/386.html



上一篇:京剧武生角色的塑造方法及途径
下一篇:荒野行吟:约翰·缪尔的荒野生态思想研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